| 规格 | 2BV20602BV20612BV20702BV20712BV5110 |
|---|---|
| 原理 | 罗茨泵 |
| 功率 | 1~150KW(kw) |
| 外形尺寸 | 伽利略Galileo |
| 材质 | 铸铁 |
| 极限压力 | 50 |
| 类型 | 真空泵 |
| 驱动方式 | 电动 |
| 输送介质 | 空气 |
| 用途 | 管道泵 |
| 品牌 | galileo/伽利略 |
| 型号 | 2BV |
| 加工定制 | 否 |
真空泵市场 防腐型水环真空泵 盘锦真空泵 琼



1、质量可靠,使用寿命长 2、运行稳定,少去操心 3、服务周到,维护及时

【2BVSKA型水环式真空泵】产品简介:
2BVSKA型水环式真空泵,适于抽除气体和水蒸汽。吸气压力可以达到33mbar绝压(97%真空度)当真空泵在吸气压力低于80mbar的状态下长期工作时,应联接汽蚀保护管以对泵进行保护,如配大气喷射器(见附件表)吸气压力可达10mbar,喷射器可直接装在真空泵上。作为压缩机用时,其压力大至0.26mbar(绝压)。
2BVSKA型水环式真空泵为整体结构—机泵同轴的单级泵。轴封采用机械密封,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简捷、无油、安全可靠等特点。
【2BVSKA型水环式真空泵】工作原理:
SKA型水环式真空泵如图(1)所示叶轮3偏心地安装在泵体之内,起动时向泵内注入一定高度的水,因此当叶轮3旋转时,水受离心力的作用而在泵体内壁形成一旋转水环1,水环下部内表面与轮毂相切,沿箭头方向旋转,在前半转过程中,SKA型水环式真空泵水环内表面逐渐与轮毂脱离,因此在叶轮叶片间与水环形成封闭空间,随着叶轮的旋转,该空间逐渐扩大,空间气体压力降低,气体自圆盘吸气口被吸入;在后半转过程中,水环内表面逐渐与轮毂靠近,叶片间的空间逐渐缩小,空间气体压力升高,高于排气口压力时,叶片间的气体自圆盘排气口被排出。如此叶轮每转动一周,叶片间的空间吸排气一次,许多空间不停地工作,SKA型水环式真空泵连续不断地抽吸或压送气体。
SKA型水环式真空泵由于在工作过程中,做功产生热量,会使工作水环发热,同时一部分水和气体一起被排周,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不断地给泵供水,以冷却和补充泵内消耗的水,满足泵的工作要求。
当SKA型水环式真空泵排出的气体不再利用时,在SKA型水环式真空泵排气口上接有气水分离器,废气和所带的部分水排入气水分离器后,气水分离,气体由排气管排出,留下的水经回水管供至泵内继续使用。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工作水温度会不断地升高,这时需从供水管供给冷水,以降低工作水的温度,保证泵能达到所要求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图1 水环真空泵及压缩机工作原理图
当SKA型水环式真空泵作为压缩机使用时,泵排气口接有气水分离器,气水混合物进入气水分离器后自动分,气体由排气管输送到所需系统而工作水经过分离器进入SKA型水环式真空泵内。压缩气体时,工作水易热,水由泵排气口排出,温度会变的较高,要由供水管不断地供给冷水.以补充被放走的水,同时起冷却作用,使工作水温度不致过高,从而保证压缩机性能,达能技术指标,满工艺要求
【2BVSKA型水环式真空泵】结构及特点:
△机泵同轴式直联设计,节省空间,易于安装。
△采用机械密封作为标准配置,消除了泄露,维护简便。
△运行平稳,噪音可低至62分贝
△统一的耐腐蚀设计,青铜叶轮提高了泵的耐腐蚀性,不锈钢材质则更适用于更为苛刻的应用
△独特的柔性排气口设计,不会产生过压缩,确保了SKA在其性能范围内效率佳。
【2BVSKA型水环式真空泵】使用范围:
SKA型水环式真空泵及压缩机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制药、食品、制糖工业等领域,由于在工作过程中,气体的压缩过程是等温的,所以在压缩和抽吸易燃易爆气体时,不易发生危险,其应用更加广泛。
【2BVSKA型水环式真空泵】性能参数:

备注:该性能表的性能参数是用15℃的水作工作液,在室温20℃排气压力和常规大气压均为1013hpa(百帕)的状态下所示的数值。当水温和大气压变化时会随之发生变化。
注:1、表中所列数据在下列技术条件下测出:
① 大气压力101325Pa(1013mbar)
② 进水温度15℃
③ 吸入空气温度20℃
④ 空气相对湿度70%
2、性能允许偏差±10%
【2BVSKA型水环式真空泵】性能曲线图:
【2BVSKA型水环式真空泵】选型示例
①设计点参数:
吸气量V=100m3/h
吸气压力P1=40mbara
②其余参数同标准状态(见注)
选择与设计点①接近的一条曲线
③本例中为71V
根据曲线编号查出相应的产品型号
(即定货号,但于标准型)如本例中可从71V查得泵型为SKA2071-ONC06-IP
注:该性能曲线是在吸入介质为20℃的饱和空气,工作液温度过15℃,排气压力1013mba的状态下得到的。性能允许差±10%。图中左侧为配用大气喷射器的性能曲线。
【2BVSKA型水环式真空泵】安装尺寸图:
SKA2外形尺寸图(单位:mm):
| 型号 | 曲线编号 | A | B | B1 | E | H1 | H2 | H3 | H4 | H6 | M | P2 | P3 |
| SKA2-060 | 60V | 455 | 186 | 140 | 100 | 90 | 118 | 126 | 195 | 37.5 | 244 | 250 | 180 |
| SKA2-061 | 61V | 476 | 186 | 140 | 100 | 90 | 118 | 195 | 195 | 37.5 | 263 | 250 | 180 |
| SKA2-070 | 70V | 545 | 223 | 160 | 140 | 222 | 100 | 128 | 222 | 33 | 280 | 270 | 203 |
| SKA2-071 | 71V | 566 | 223 | 234 | 190 | 140 | 112 | 140 | 234 | 45 | 309 | 300 | 225 |
| 型号 | 曲线编号 | R | S2 | W1 | W2 | W3 | d | N3.0 | N4.2 | N8.7 |
| SKA2-060 | 60V | 217 | φ10 | 110 | 25.5 | 21 | G1 | G3/877 | G1/4" | G3/8” |
| SKA2-061 | 61V | 236 | φ10 | 110 | 25.5 | 21 | G1 | G3/877 | G1/4" | G3/8” |
| SKA2-070 | 70V | 252 | φ12 | 110 | 33 | 27 | G11/2" | G3/877 | G1/4" | G3/8” |
| SKA2-071 | 71V | 278 | φ12 | 110 | 33 | 27 | G11/2" | G3/877 | G1/4" | G3/8” |
SKA5外形尺寸图(单位:mm):
| 型号 | 曲线编号 | A | B | B1 | B2 | C1 | C2 | H1 | H2 | H3 | H4 | H5 | H6 | H7 | K | L |
| SKA5110-OKC | 101V | 637 | 325 | 255 | 190 | 41 | 26 | 140 | 156 | 202 | 361 | 328 | 38 | 57 | 342 | 130 |
| SKA5111-0KC | 111V | 672 | 325 | 265 | 216 | 38 | 26 | 150 | 166 | 212 | 371 | 363 | 48 | 68 | 348 | 130 |
| SKA5121-OKC | 121V | 771 | 347 | 265 | 216 | 36 | 26 | 150 | 167 | 217 | 385 | 363 | 39 | 60 | 430 | 147 |
| SKA5131-OKC | 131V | 852 | 377 | 300 | 254 | 35 | 30 | 175 | 194 | 249 | 427 | 435 | 53 | 76 | 477.5 | 147 |
| SKA5161-0KC | 161V | 1044 | 479 | 370 | 389 | 52 | 30 | 210 | 225 | 303 | 521 | 485 | 51 | 80 | 570 | 201 |
| 型号 | 曲线编号 | F | N | S1 | S92 | T | d1 | d2 | d3 | d4 | d5 |
| SKA5110-0KC… | 101V | 464 | 92 | φ12X23 | φ12 | 340 | 19 | 160 | 123 | 97 | 52 |
| SKA5111-OKC… | 111V | 500 | 92 | φ12X23 | φ12 | 340 | 19 | 160 | 123 | 97 | 52 |
| SKA5121-0KC… | 121V | 584 | 97 | φ12X23 | φ12 | 382 | 19 | 182 | 142 | 113 | 66.5 |
| SKA5131-OKC… | 131V | 658,5 | 103 | φ12X23 | φ14 | 382 | 19 | 182 | 142 | 113 | 66.5 |
| SKA5161-OKC… | 161V | 808 | 138 | φ15×27 | φ14 | 450 | 22 | 200 | 156 | 130 | 80 |
| 型号 | 曲线编号 | W1 | W2 | W3 | "d(N1.0,N2.0)" | N3.0 | N4.2 | N8.7 |
| SKA5110-OKC… | 101V | 180 | 52 | 27 | "DN50/2” | G3/4" (丝长24) | G3/8" (丝长25) | G3/8" (丝长11) |
| SKA5111-OKC… | 111V | 180 | 52 | 27 | "DN50/2” | G3/4"(丝长24) | G3/8" (丝长25) | G3/8" (丝长11) |
| SKA5121-OKC… | 121V | 200 | 57 | 29 | "DN65/21/2” | G3/4" (丝长24) | G3/8" (丝长25) | G3/8" (丝长11) |
| SKA5131-OKC… | 131V | 200 | 62.5 | 32 | "DN65/21/2” | G3/4" (丝长24) | G3/8"(丝长25) | G3/8" (丝长11) |
| SKA5161-OKC… | 161V | 250 | 81 | 41 | "DN80/3" | G3/4" (丝长24) | G3/8" (丝长25) | G3/8" (丝长11) |
【2BVSKA型水环式真空泵】设备安装:
1、水环真空泵的安装:
水环真空泵和压缩机在安装时,安装面必须水平,并通过底角的孔用螺栓安装牢固。为防止在安装时焊渣进入真空泵,在安装时,应在吸气管上安装上过滤网。
2、水环真空泵气水分离器的安装
水环真空泵气水分离器可直接安装在水环真空泵的排气口上,并用螺栓固定牢固。气水分离器有一管路与泵相连,由此供给水环真空泵工作需水量,其余工作水由供水管供给,供水量大小由管路上的阀门调节。
水环真空泵或压缩机的进气管上应装有逆止阀,以便在停车时,防止真空泵或压缩机内的水在排气管方面的压力作用下返回系统。
【2BVSKA型水环式真空泵】启动与停车:
1、水环真空泵启动
水环真空泵长期停车的泵在开动以前,必须用手转动数圈,以证实水环真空泵内没有卡住或其它损坏现象。
水环真空泵启动按以下顺序进行(参见图5)
(1)打开排气管阀门。
(2)启动电动机(应注意电机的正反转)
(3)迅速打开图5供水管2。逐渐增加供水量,至供水量符合规定要求为止,(应注意不要干运行真空泵)。
2、水环真空泵停车
水环真空泵停车按以下顺序:
(1)(如进气管有阀门)关闭进气管上的阀门。
(2)关闭供水管2,并迅速关停真空泵。
(3)停车后应将泵腔内的水放掉,以免再次启动时,会造成叶片与泵轴断裂。
【2BVSKA型水环式真空泵】维护:
1、SKA型型水环式真空泵为避免磨损叶轮、泵体或卡住叶轮,随气体和工作液进入泵腔的灰尘颗粒,可通过SKA型水环式真空泵泵底部的冲洗口冲洗掉。
2、如果用硬水作工作液,须经软化,或在一定周期内用溶液清洗泵。
3、SKA型水环式真空泵电动机常工作的轴承比周围温度高15℃~20℃,高不允许超过55℃~60℃,正常工作的轴承每年应装油1-2次,每年至少清洗轴承一次,并将润滑油全部更换。
4、SKA型水环式真空泵采用的机械密封,出现泄漏现象,应检查机械密封的动、静环是否已损坏,或是密封圈已老化,如出现上述情况,均需更换新零件。
【2BVSKA型水环式真空泵】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 水环式真空泵故障现象 | 水环式真空泵可能原因 | 水环式真空泵排除方法 |
| 真空泵电机不起动;无声音 | 两根电源线断裂 | 检查接线 |
| 电机不起动;有嗡嗡声 | 一根接线断,电机转子堵转 | 必要时排空清洁泵,修正叶轮间隙 |
| 电机开动时,电流断路器跳闸 | 绕组短路 | 检查电机绕组 |
| 消耗功率过高 | 产生沉淀 | 清洁、除掉沉淀 |
| 真空泵不产生真空 | 无工作液 | 检查工作液 |
| 真空泵真空度太低 | 泵太小 | 用大一点的泵 |
| 真空泵尖锐噪声 | 产生气蚀 | 联接气体蚀保护件 |
| 真空泵泄漏 | 密封垫坏 | 检查所有密封面 |









木箱、泡沫或纸箱包装,因本泵属于重物只能发物流(需到物流站自提),其它疑问请联系我们。
售后服务承诺
1.产品提供免费维修一年,免费维保期间内如发生非人为原因引起的损坏(不可抗力原因除外),上海苍茂实业将及时免费更换和修理。
2.产品实行终身包修,免费保修期满后买方如委托上海苍茂实业进行维护保养,上海苍茂实业将对设备进行维护更换件(),并详细列出维保内容。
3.上海苍茂实业本着以客户利益为,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尽己所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做好售后服务。
产品品质承诺
1.上海苍茂实业对产品的质量及交货期负责,产品交货之日起质保期为一年(易损件三个月),终身维护。对于产品质量引起的后果,上海苍茂实业承担相应的责任。如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后果,上海苍茂实业将以低成本价对设备进行维护。
2.对所有分供方都进行考察、评审,所有产品的采购都只在合格分供方进行。对分供方所提供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都需经过严格复查,检验合格后方准入库;
3.产品制造严格执行“双三检”制度,不合格零件不转序、不装配、不出厂;
相关信息欢迎咨询...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9.5%,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这一轮经济增长的突出特征表现为: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到去年末,中国居民自有住宅比重超过85%,城真空泵市场 防腐型水环真空泵 盘锦真空泵 琼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6平方米,轿车进入城市居民家庭的速度加快。居民消费正从以衣食用为主的温饱型结构向以住行为主的小康型结构转变,这种转变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迅速升级。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汽车产量从207万辆增长到570万辆,其中轿车产量从60万辆增加到295万辆,是2000年的近5倍。商品房销售面积从1.86亿平方米增加到5.57亿平方米,是2000年的3倍。家用冰箱、空调、洗衣机、彩电的产量也分别由1210万台、1826万台、1443万台、3936万台增长到2004年的3033万台、66万台、2348万台和7328万台。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迅速向重型化转变,首先从房地产、汽车增长加速带动钢铁、水泥、乙烯、有色等原材料工业迅速增长,进而传导到上游的采掘业并带动大型装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十五”期间,中国粗钢产量从1.285亿吨增加到3.53亿吨,水泥产量从5.7亿吨增加到10亿吨,电解铝、粗铜冶炼、焦碳、电石、铁合金产量分别达到1079万吨、190万吨、3亿吨、1700万吨和2213万吨。产业结构的重型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对能源的需求,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从13亿吨标增加到19.7亿吨标,石油从2.3亿吨增长到3.08亿吨,天然气从245亿立方米增长到390亿立方米从12.45亿吨提高到2005年的21亿吨。全国能源供求紧张状况明显加剧,首先是电力供应短,全国20多个省、市、区在长达三年的时间内电力供应不足、拉闸限电,2000年到2004年,全社会终端用电量从11584.9亿千瓦时增长到18676.7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约15%。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从2001年前多年的0.5左右,升至近几年的1.6;电力消费的弹性系数也从20世纪90年代的1以下,升至1.5以上(见表四)。如果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消耗能源,中国的中长期发展是决不可能持续。由于电力紧张,引致、原油供应紧张,而产地主要集中在晋、陕、蒙,用大户主要在长三角、珠三角,又进一步加剧了铁路、公路的运输紧张。另外,近年来,中国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城市化率1978年为17.9%,在建国后的约30年时间内只提高了4.3个百分点。从1978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从1998年到2005年,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也是说近年每年约有1500万至1800万人从农村流入城市。据测算,城市人口人均消耗能源是农村人口的3.5倍,城市化进程加快无疑也加剧了能源的供求矛盾。考虑到中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城市化水平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按照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未来15年经济增速仍将保持在年均7%以上,从工业化角度看,中国工业化还完成,与发达相比:
(1)粗钢消费峰值,发达大体上都在人均500公斤以上,我国目前仅为270公斤。
(2)人均汽车拥有量,发达大体上在500辆/千人,韩国在1999年达到238辆/千人,香港、新加坡等城市和地区也在100辆/千人左右,中国目前大体约为10辆/千人,从2002年开始,轿车进入家庭,这种势头仍将继续发展。
(3)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按规划,已建成高速公路还不到规划里程的一半。铁路建设、沿海码头、机场建设都还需要不断新建和完善。
另外,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也还将稳步发展,未来15年如果人口每年增加800万,城市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到2020年,总人口约为14.2亿人,城市化率达到58%,也是说将增加2.6亿城市人口,这些也都将会大幅真空泵市场 防腐型水环真空泵 盘锦真空泵 琼提高对能源的需求。
考虑到世界上主要发达现代化一是耗时长,长则经历了200年以上,短的也有上百年;二是规模不及我国,所有发达的人口总和还不及中国人口的3/4,他们在现代化长期过程中消耗了世界能源约50%;三是发达在不同的阶段几乎都采取了殖民、战争等手段。而中国人口规模大,现代化的时间短,对能源资源消耗的强度相对较大,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因此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必须探索新的出路。
5.体制不完善影响能源开发、能效提高和资源节约。中国多年改革中存在一个共性问题:越是短产品,政府管得越死,放得越慢。能源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影响能源产业发展、能效提高和资源节约的体制性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能源产品中除价格基本放开以外,其他产品的价格基本还是控制。能源产品的价格不反映资源稀程度,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不反映外部成本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较长时间内,企业和消费者乏节能的动力,能源的低效和浪费现象严重。政府的定价和调价也乏科有效的机制和灵活的调节手段,不同产品之间的价格改革不配套。
(2)投融资体制:能源领域长期以来实行政府审批、政府投资、银行贷款的投融资模式。投资来源不足、投资主体单一、投资效率不高的问题还相当严重。政府按照其主观判断决定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主要不是依据市场供求状况投资,一旦决策失误,造成能源供求状况的失衡(2002年以后的电力问题即是一例)。在实行严格政府管制的前提下,在油、气、电等领域,行政性垄断问题始终根本解决,市场竞争受到遏止,社会资本难以进入能源领域,妨碍了能源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资源勘探投入不足,后备资源不足。
(3)财税体制充分体现鼓励能源开发、鼓励节能、鼓励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取向。从税收政策看,燃油税酝酿多年,始终出台,资源税税率明显偏低,且征收方式不科,造成资源回采率低和资源浪费。对低能效产品和高耗能产业乏惩罚性或限制性税收政策;对节能产品和节能行为相应的鼓励性财税政策;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也鼓励性政策,等等
(4)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建设滞后,应对国际市场油价波动的工具不健全。
6.真空泵市场 防腐型水环真空泵 盘锦真空泵 琼油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中国能源安全的是石油问题。2005年,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上升到43%。如果按此趋势,石油的进口依存度还会持续提高。石油问题的要害一是资源储量相对不足,世界石油的储采比为40.5年,低于的177.4年和天然气的66.7年。中国石油的储采比只有13.4年,在几种一次能源中也是低的。因此,石油长期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改变。二是世界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已探明储量占世界的63%),由于资源稀,各大国都加大对石油资源的控制和争夺(中俄石油管道问题、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对资源的争夺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宗教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使该地区成为多事之地(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中国进口石油的一半左右来自中东,1/4来自西非,由于这些地区政治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石油进口的可靠性。三是中国石油进口运输方式以油轮运输为主,大体占90%。其中90%又是以国外油轮运输,油轮80%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些都增加了石油进口的脆弱性。
二、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能源战略必须服务、服从于的总体发展战略,按照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新世纪头20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GDP再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三步战略目标,即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夯实基础。能源战略的根本目标是要支持和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一是支持年均7.5%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不因能源的短降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降低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二是能源的生产、消费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因能源的过高消费和能源结构问题恶化人类真空泵市场 防腐型水环真空泵 盘锦真空泵 琼存环境,影响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三是提高能源供给的安全性,降低能源供给的各种风险,提高应变能力。
根据这些目标和中国能源的资源禀赋、现有产业与技术基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中国的能源战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提高能源、特别是石油的供给能力,降低能源供给的结构性不安全因素;提高清洁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供给能力,降低对资源、生态与环境的压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把节能降耗作为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提高能源供给的多元化程度,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降低能源供给的各种风险,保证能源供给安全;提高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政府的战略主导作用和对能源开发、能源节约的政策引导作用,消除价格扭曲和政策偏差,降低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扭曲及其负面效应。
概括起来,中国能源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坚持节能优先,立足国内,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生产和消费结构,构筑稳定、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
三、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重点
中国能源政策的重点大体上分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能源的供给能力,即能源生产和开发问题,包括对传统能源的开发与新能源开发,特别是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加强国内资源勘探与扩大国际合作;二是推行能源的节约及能效提高的问题,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及结构、技术等多个层面;三是立法、体制和政策保证。
(一)努力提高国内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强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勘探开发,增加石油天然气的供给能力,高效清洁地利用资源,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调整优化电力结构。形成以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格局。
1.有序发展,推行高效清洁等技术,积应用的气化和液化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当今世界,化石能真空泵市场 防腐型水环真空泵 盘锦真空泵 琼仍然是主要一次能源,今后可预见的20至30年内,化石能源也仍将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主要地位,在能源领域主要矛盾也还是能源的可获得性、经济性和清洁性的统一问题。中国化石能源中资源相对丰富。储采比远高于石油、天然气,可获得性高;而从经济性看,按同等发热量计算的价格也远低于天然气、柴油和重油价格,仅约1/3左右。因此,以为主的资源禀赋及其经济性,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中国的主要能源,预计到2020年,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仍高达60%。为基础是中国能源供给的基本格局。关于资源的开发利用政策重点主要是:
,加强资源勘探,统筹规划,合理有序开发,提高回采率,减少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中国开采以井为主,因开采引起的土地塌陷面积达40万公顷,积存30多亿吨,每挖一吨,要破坏1.6吨地下水资源,每年排出矿井水22亿立方米,这些都对生态环境构成巨大威胁,对此,政策导向是:建设大型基地,发展企业的联合重组与规模经营,加快建设东、陕北、黄陇等十三个大型基地,培育和发展华、中、大同等产量亿吨级的企业集团。依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和环境的矿。
二,高效清洁利用资源,解决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和在终端能源结构中比重过高的问题。鼓励采用高效清洁技术,发展多联产、超临界发电等技术,搞好液化、气化工程,鼓励发展层气,推进的清洁利用和综合利用。
2.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提高供给能力。中国能源问题的是石油。进入新世纪,原有主力油田产能下降,新的油田接替缓慢,国内石油生产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期,而石油需求大幅增长,2004年,需求增长15%,2005年增长10%。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加上发达对油气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原油价格不断创出新高。、日本、欧盟等和地区经过两次石油危机的考验,无论是经济结构还是应变能力都有很大提高,而中国在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上还不能适应这种竞争格局。
为此在石油供给问题上:一是加快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大对石油地质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资源勘探开发和资金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扩大勘探范围,重点开拓海域、主要油气盆地和陆地油气新区。开展层气、油页岩、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整勘探。
二是实行油气并举,稳定增加原油产量,提高天然气产量,加强对现有老油田稳产改造,延缓老油田产量递减,加快深海领域和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柴达木、四川盆地等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
三是积参与国际能源双边与多边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对话合作,鼓励企业走出去,扩大境外油气资源的合作开发,特别是加强与中东、北非、西非、南美、俄罗斯等地区和的合作,开拓境外石油资源,形成油气资源多元供给渠道,增强外部供给的稳定性。同时,做好政策宣传,防止国际炒作。
四是加强油气管网建设,完善油气管线网络,建成西油东送、北油南送的成品油管道,适时建设二条西气东输管道及陆路进口油气管道。
五是加强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建设。增加投入,合理布局,建设与我国经济规模和增长趋势相适应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形成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的石油储备机制,健全石油储备资金保障制度,扩大储备能力,增强石油安全。
六是大力发展石油产品。
3.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供给的多元化。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清洁的、发展潜力巨大的能源,正在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法国的核电占其能源消费的总量高达38.6%,日本、韩国、西班牙的核电分别占能源消费的12.6%、13.6%和9.8%;巴西、加拿大水电分别占各自能源消费的38.6%、24.8%。1995年至200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累计投资达1000多亿美元,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能力达到1亿千瓦。以往人类之所以严重依赖石油,主要因为与其它能源相比,石油的使用效能与环保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可再生能源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不成熟或成本、价格竞争力不足。随着石油价格的节节攀升,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有效降低,各国都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国在“九五”期间即制定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去年底又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十一五”规划对可再生能源又作出了部署。目前又在进一步制定可再生能源规划,按照规划的目标,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从目前的7%提高到15%;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装机容量比例达到30%(不计大水电为12%),其中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9亿千瓦,风电达到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达到200万千瓦。到2010年,小水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地热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约6000万千瓦。2020年,达到1.2亿千瓦。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建设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黄河上游等水电基地和溪洛渡、向家塔等大型水电站。建设一批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提高核电设计和制造水平,加强核资源勘查、开采以及核电关键技术开发与人才培养。加快开发生物资能源,包括秸秆、焚烧和填埋发电,扩大生物质固体成型、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积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上,重点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开展技术研发,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有效扩大可再生能源的规模。
(二)坚持节能优先的方针,以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为,以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企业社会自觉节能的机制,以能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节约能源,降低能源的消耗强度,在中国有巨大的潜力,也是缓解能源供求矛盾的根本途径。比较主要能源密集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可见中国工业节能的潜力。以2004年的数据为例,中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的2-3倍(见表五)。
影响中国能效的经济技术因素,一是装备水平低,比如中国火电机组平均容量为6万千瓦,而日本公用电厂早淘汰了10万千瓦以下的机组;二是工艺水平落后,例如,水泥生产中干法生产占水泥产量的比重,中国为28%,日本在98%以上;(干法能耗只占湿法能耗的60%)。水泥散装率,中国为34%,美日均在95%以上(节省1000t水泥的包装纸袋,可节约优质木材33M3,节电7200kwh,节8Kg);三是企业规模小,如炼油厂年加工能力,中国为238万吨,而韩国为2120万吨,世界平均为800万吨。因此,走节能优先的道路,重要的政策方向是: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降低能源资源消耗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从主要依靠资源投入、特别是物资资源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从主要依赖数量扩张和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调协调发展、结构优化升级转变。
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一是要鼓励发展三产业,努力提高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特别是大力发展生产业,细化深化专业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展包括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中介等服务业,拓展消费业。二是在二产业中,稳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制造业的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降低能源资源消耗的根本途径,也是世界性的根本趋势。要把发展信息产业、生物科技产业等作为战略重点,逐步提高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同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另外,努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包括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超临界火电机组、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乙烯成套设备、大型化工成套设备、大型冶金设备、矿综合采掘设备,从技术和装备上保证节能降耗。要提升汽车工业的整体水平。要制定技术、环保、安全等标准,严格市场准入,强制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产能。三是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限制,推动企业改组改制改造。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行业集中,发展规模经济。在汽车、钢铁、化工等行业积推进企业重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兼并弱势企业,提高产业的集中度,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四是大力调整和优化贸易结构,通过经济杠杆控制和调节资源性产品出口(如焦炭、电解铝、有色等),鼓励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加资源性产品进口,缓解能源资源环境的压力。
2.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中国经济的总体技术水平。创新是一个民族繁荣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从根本上提升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约束、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一是建立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构架,大力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二是构建技术创新的技术基础。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未来的方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积发展战略高技术,特别是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的技术和关键技术,以及能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制定重要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把能源、资源、环境、农业、信息、生物等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放在优先位置。三是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强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企业,发挥各类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在财政、金融、政府采购等方面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四是着力提高能源产业技术水平,增强能源创新能力,积推广先进适用能源技术,加快热电联产、先进开采、能源综合利用等技术的开发应用,围绕关键技术组织研究开发,提高重大能源技术研制和集成创新能力。
3.突出重点,抓好关键行业和领域的节能降耗。一是狠抓重点工业的节能降耗。中国工业能耗占终端能源消耗的70%,而其中的重点耗能产业是电力、钢铁、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建材、,机械等耗能大户,抓好这些重点行业的节能降耗具有关键性作用。重点行业节能的要点是更新技术装备,改进技术线路,发展规模经济,淘汰落后产能。二是交通运输。交通耗能将是未来真空泵市场 防腐型水环真空泵 盘锦真空泵 琼

